党建工作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发布时间:2023-07-05 浏览次数:460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文章强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文章指出,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要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文章指出,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腐败是最容易导致政权颠覆的严重问题。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年轻干部一定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不是设一道、两道关口就够了,而是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一是要守住政治关。二是要守住权力关。三是要守住交往关。四是要守住生活关。五是要守住亲情关。

  文章指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

  文章指出,要练就过硬本领。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文章指出,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能斗争。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文章指出,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互联网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重要手段。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球王会体育平台网页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球王会体育平台网页公众号

    版权所有© 球王会体育平台 - 官方登录入口  备案号:粤ICP备05062082号 粤ICP备2021027412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近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起的“市校双向奔赴,携手共融四链”系列活动之“Al+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之路”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交流论坛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紫荆同学会与深圳清华TAI协会主办,力合教育与力合产研联合主办。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界的代表与数百名清华校友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多个热门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       开幕仪式上,首先进行领导致辞。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球王会体育平台网页董事长贺臻、深圳清华TAI协会会长陈文正、清华紫荆同学会主席童星桦分别发表讲话。领导们高度肯定了此次论坛的举办,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应充分利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创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潘毅,清华大学博士后、智谱AI大模型事业部技术副总裁李智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数字化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闵万里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融合发展等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抓住新机遇,打造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力合产研总经理刘战国与始智AI创始人CEO刘道全、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等8位来自高校、投资界、AI应用机构的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与会者们发表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随后,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董少林对粤港澳大湾区最新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介绍了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扶持政策、资金支持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提供了明确指引。